打架极简史

  • 来源:东方出版社官方号
  • 时间:2023-06-26 20:09:01

打架极简史

明代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朝堂斗争:满朝文武挽起袖子互殴!一个大臣甚至将另一个大臣的半边脸咬!了!下!来!

虚假的政治斗争:帝王权术、阴谋阳谋

真实的政治斗争:破口大骂、互扯头发


(相关资料图)

明 仇英《清明上河图》(局部)辽宁省博物馆藏

01

文人打架,绝对是师出有名。

毕竟,古代文化人的集体偶像——孔子,就不是什么文弱书生,而是一个力大无穷、武艺卓绝、身高九尺六寸的绝世猛男。

不仅如此,孔子从不反对君子诉诸武力。

《礼记》里有一段子夏与孔子的问答:

子夏:对于杀害父母的仇人应该如何?

孔子:睡在草垫子上,枕着盾牌,不担任公职,也要时刻想着报仇雪恨,即便到寺庙等地,也要武器不离身,即便在大街上或者公门中遇见,也要拔出武器同其拼命。

祖师爷发话,文人打起架来,自然没含糊的。

明 佚名 《孔子圣迹图》 孔子博物馆藏

02

唐朝的大诗人李白,也打架。

他写“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”,写“仙过信陵饮,脱剑膝前横”,这股子侠肝义胆的潇洒劲,并不是只动动笔墨。

《新唐书·文艺列传》说李白“喜纵横术,击剑,为任侠,轻财重施。”

魏颢的《李翰林集序》里写他“少任侠,手刃数人”,朱骏声的《唐李白小传》也说他“性倜傥任侠,弱冠时尝手刃数人”。

李白是不是真的“手刃数人”了,不好说。

但李大侠能使剑法能打架,一定是真的。

清 苏六朋 《太白醉酒图》 上海博物馆藏

唐朝末年还发生过一次“宰相大战”

黄巢发动农民起义后,朝内出现了宰相卢携的“主战派”和宰相郑畋的“主和派”。

唐僖宗站“主站派”这边,决定用卢携手下的大将高骈统领军队击退黄巢的起义军。

郑畋心中自然不平,后来高骈大败,卢携又主张借“南蛮”之力来平乱,郑畋坚决反对。

如此,两位宰相就算是结下了大梁子。

朝堂之上,两人各执己见,争执对骂,直到事态升级,卢携愤怒起身,拂袖而去之时,把袖子甩到了案子上的砚台里。

好家伙,本来和同事吵架就烦,又把衣袖弄脏了,卢携破防,直接拿起砚台朝着郑畋砸过去。

郑畋也不是吃素的,开战!

两人大打出手,引得满朝惊异。

这架打得不体面,于是后来……皇帝把两位情绪不够稳定的下属都给开除了。

唐 白釉辟雍砚 天津博物馆藏

03

唐朝皇帝开除打架下属,宋朝皇帝却鼓励下属打架。

天宝八年,宋太祖赵匡胤主持殿试,两名考生的水平不相上下,表现得都相当优秀。

点谁当状元呢?

赵匡胤沉思片刻说:不然你们打一架吧,赢了当状元。

听起来有点离谱,但确是真人真事,司马光在《涑水记闻》里写的原话是:“太祖乃命二人手搏,约胜者与之。”

这打得可不是普通的架,这是状元之战啊。

两位书生一听来劲了。打吧!为了我们的荣耀!

据《涑水记闻》,赵昌言是个秃子,王嗣宗打得他“幞头坠地”后,又大喊一声:“臣胜之”,就这么当上了状元。

宋 佚名 《太祖坐像轴》(局部) 台北故宫博物院

04

明代党争不断,派系分明,大臣们打架是家常便饭了,有时甚至会演变成上百人的群殴。

嘉靖三年春,因看不惯当时的刑部主事张璁、桂萼等,翰林院修撰杨慎带着一帮热血青年,成天在紫禁城前金水桥上蹲守,见他们一次打他们一次,打得张璁等人对上班产生阴影,好一阵子不敢上朝。

最出格的一次,杨慎他们直接追到紫禁城里,在众目睽睽之下围殴张璁一派。影响过于恶劣,嘉靖皇帝只好把带头闹事的杨慎贬到边远戍地云南永昌卫。

小年轻爱打架也就算了,身居高位的中老年重臣也打。

隆庆五年冬,内阁首辅高拱与武英殿大学士殷士儋结怨,高拱让自己的学生去弹劾殷士儋。某一次内阁会揖上,两人照例互骂几句后,殷士儋怒发冲冠,扑上前去,揪住高拱的衣服,“奋臂”殴之。

高拱年近花甲,殷士儋又长得人高马大,好在一旁的张居正拦得及时,避免一场血案。

然而虽然两位“大哥”被拦着没打起来,“小弟”们却早已拳脚相加、打成一片,混战过后,遍地都是被打落的官帽、腰带和缎靴。

当然,要说明代最为著名的一场架,那还得是正统十四年的那次朝堂斗殴,金銮殿之上,当着代理皇帝朱祁钰的面,打死了三个人,可谓空前绝后。

那天的朝会上,都察院右都御史陈溢弹劾宦官王振,说他操纵朝政、倒行逆施。王振的好兄弟、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听了不舒服,站出来帮王振说话,两派发生激烈的言语冲突。

突然,户科给事中王竑冲上来,一把揪住马顺的头发,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组合拳。扭打之中,王竑竟然咬下了马顺脸上的一块肉。

大臣们先是震惊,震惊之后集体发疯,几十个大臣蜂拥而上,围殴马顺,把马顺打得奄奄一息,又有更多的大臣对着奄奄一息的马顺猛踩。

紧接着,王振的另两个好兄弟、宦官毛贵和王长随被人从殿外揪了进来,被暴打一顿,史料称“众又捶杀之,血渍廷陛”。

三人在金銮殿上被活活打死后,杀红了眼的大臣们竟团团围住了朱祁钰。

此时的朱祁钰哪敢说一个“不”字,赶紧在第一时间表态,高度肯定了打架大臣们的正义性。

这还没完,消息传出,兴头之上的大臣们又赶忙打了一架,锦衣卫同知王山在自己家中被打成重伤。

明 朱邦 《明代宫城图》大英博物馆藏

05

明朝大臣血洒朝堂,清朝文人为学术而战。

江藩的《国朝宋学渊源记》里有一桩学术公案,说的是清初年间,李因笃和毛奇龄争古韵,观点不合,毛奇龄强辩,李因笃气愤填膺又说不过人家,于是拔剑砍去,吓得毛奇龄跑了。

此事在当时口口相传,也是一件趣闻。清朝人茶余饭后,也爱八卦一下文化人的破防时刻。

纪晓岚在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写:“尝见二生同寓佛寺,一詈紫阳,一詈象山。喧诟至夜半,僧从旁解纷,又谓异端害正,共与僧斗。次日,三人破额,诣庭讼焉。”

总结一下,说的是一怨种僧人劝架俩书生,反而被俩书生合起来打,最后三人打得头破血流,闹得对簿公堂的故事。

明 吴伟 《流民图》(局部) 大英博物馆藏

古人打架的故事讲完了,大家就当听一乐,切莫模仿,有话好说别动手!

参考资料:

《礼记》

《新唐书·文艺列传》

《李翰林集序》

《唐李白小传》

《涑水记闻》

《明史》

《国朝宋学渊源记》

《阅微草堂笔记》

关键词:

精彩推送

打架极简史
应急 2023/06/26
11 偷听 焦点滚动
热点 2023/06/26
河南省中考今日开考
教育 2023/06/26

资讯播报

索尼qx100(索尼qx10)
声音 2023/06/26